1999年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全體股東:
本公司1999年的淨值增加了3.58億美元,每股A股或B股的帳面淨值皆成長了0.5%,累計過去35年以來,也就是自從現有經營階層接手之後,每股淨值由當初的19元成長到現在的37,987美元,年復合成長率約為24.0%*。
*1在年報中所謂的每股數字係以A級普通股約當數為基礎,這是本公司在1996年以前流通在外唯一的一種股份,B級普通股則擁有A級普通股三十分之一的權利。
首頁上的數字完全顯示出我們1999年的成績是如何的不理想,這也是個人歷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不管從絕對數字或是與S&P 指數比較皆是如此,當然相對數字是我們比較在意的,只不過時間一久,相對較差的數字其絕對數值肯定也不會理想到哪裡去。
即使是頑皮豹探長也知道誰是去年真正的犯人:沒錯! 就是我本人,而我個人的表現讓我想起一位成績單上滿是F跟一個D的四分衛,偏偏又遇到一個體諒人的教練輕聲說到:「孩子,我想你把太多的時間擺在單一的科目之上了。」
我所指的單一科目就是”資金的分配”,而很顯然的我在1999年所獲得的成績就只有D,除此之外表現最慘的要算是Berkshire的股票投資組合了,至於該為這件事負責的,除了少部份的投資是由GEICO公司的Lou Simpson管理外,其餘全部都要歸咎於我本人,我們幾件大型的投資標的,由於本身1999年的經營情況不佳,導致公司股價表現遠落後於大盤,不過我們仍然對它們所處的產業情有獨鍾,同時也願意繼續與它們同在,只是它們的挫敗嚴重影響到我們去年的表現,而且也不確定何時才能夠回歸正軌。
Berkshire 1999年積弱不振的表現,更導致公司的股價大幅下滑,相較之下,1998年的股價反而表現的比本業還好,去年可說是剛好相反,直到年報發布之日止仍是如此,當然就長期而言,公司股價的表現大致上還是會與本業的表現相當。
儘管去年表現不佳,不過Berkshire 主要的合夥人-查理·孟格,跟我本人仍然預期Berkshire未來十年實質價值的成長率應該可以略微超越S&P指數同期的表現,當然這種事沒人敢打包票,不過我們依舊願意以我們所有的身家作為擔保,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個人的身家有99%以上都擺在Berkshire,我跟我內人從來就沒有賣過一張Berkshire的股票,而且除非哪一天真的不夠錢花,否則我們永遠不會考慮出售任何一張股票。
請注意我說的是”略微”超越S&P,因為對Berkshire來說,大幅超越S&P指數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當初能夠有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那時不管企業或是股票的價格都相當低廉,而我們的資本規模相對也較小,那使得我們比現在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可供選擇。
此外我之所以對Berkshire未來的表現如此有信心的原因在於,我認為S&P在未來一、二十年的表現將遠遠不如過去十幾年的表現,在最近的財星雜誌我發表了一篇文章解釋這種無可避免的緣由,在年報後面我也附了一份供大家參考。
我們的目標是把現有的事業給經營好-這點對於現有優秀的經營階層來說是件很簡單的事,同時再設法取得具有相同競爭優勢與優秀經理人的新事業,去年我們在這方面大有進展,不但買下了Jordan家具,同時還簽約買下了MidAmerican能源大部分的股權,在報告的後段我還會詳加介紹這兩家公司,不過有一點我要強調的是,這兩項購併案Berkshire全部皆以現金進行交易,沒有發行任何新股,雖然這樣的交易方式可遇不可求,但卻也是查理跟我比較偏好的。
實質價值簡介
在接下來的這一段,我要談談常常提到實質價值的觀念,這是一個我們在進行企業購併與股票投資時,很重要但卻很難明確界定的標準,(有關這個議題的廣泛討論,也包含其它投資與會計名詞觀念,請參閱股東手冊)。
在最近四年的年報中,我們提供了我們認為可以最能夠估計Berkshire實質價值的一張表,在今年剛剛更新資料的表中,我們以擬制的方式將通用再保的數字加入其中,也就是假設該公司自年度一開始就為我們所擁有,第一欄的數字代表我們擁有每股的投資金額(包括現金與約當現金,但扣除財務金融單位持有的證券),第二欄則是每股在扣除利息與營業費用之後,Berkshire來自本業的營業利益(但未扣除所得稅與購買法會計調整數),當然後者已經扣除了所有來自第一欄投資所貢獻的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與資本利得,事實上,從這張表可以看出若是把Berkshire分拆成兩部份的話會變成怎樣,其結果就等於是一家持有我們投資部位的控股公司,以及另一家經營旗下所有事業負擔全部成本盈虧的營利事業。
Pre-tax Earnings(Loss) Per Share Investments With All Income from Year Per Share Investments Excluded 1969 …….. $ 45 $ 4.39 1979 …….. 577 13.07 1989 …….. 7,200 108.86 1999 …….. 47,339 (458.55 )
下表是這兩個部份每十年的成長率:
Pre-tax Earnings Per Share Investments With All Income from Decade Ending Per Share Investments Excluded 1979 ……………………………………… 29.0% 11.5% 1989 ……………………………… ……… 28.7% 23.6% 1999 ……………………………………… 20.7% NA Annual Growth Rate, 1969-1999 …………….. 25.4% NA
1999年,我們每股投資金額變化不大,但是每股營業利益卻因為幾個重大的負面因素而大幅滑落,我們大部分的經理人都得到A級以上的評價,大幅增加各自事業的實質價值與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帳面價值,只不過可惜的是這一切的努力通通都被通用再保異常的承保損失給抵消掉了,此外GEICO的承保利益也一如預期地下滑,雖然其整體表現仍然遠遠超越當初我訂下的嚴格目標。
展望今年我們並不預期承保獲利能夠大幅改進,雖然GEICO的實質價值應該還是能夠以一個令人滿意的幅度增加,但其承保成績卻一定會滑落,原因在於車險業者在2000年整體的表現肯定不佳,也因為我們將投入大筆的行銷經費,至於通用再保,我們已開始調高保費,只要2000年不要再發生重大的意外災害的話,該公司的承保損失應該會大幅減少,不過保費調整的效果要完全顯現,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可以預期的是通用再保明年的承保成績肯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財報中有一個叫做商譽攤銷的費用項目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Berkshire每年固定提列的金額大約在五億美元左右,這個動作使得資產負債表上商譽的會計數字逐年遞減,但卻與實質經濟穩定成長的現況背道而馳,而就算是實質的經濟商譽價值維持不變,每年固定提列的商譽攤銷費用也會使得帳上的商譽與實際上的商譽價值間的差距日益擴大。
雖然我們無法給各位一個Berkshire實際價值的確切數字,這實在是很難去估算,不過查理跟我可以向各位保證,實際的數字絕對遠超過578億美元的帳面價值,許多事業包含水牛城新聞報與喜斯糖果在內的實際價值大概是帳面價值的十五到二十倍之間,不過我們的目標是繼續讓子公司擴大這樣的差距。
別處讀不到的經營故事
Berkshire的經營團隊在許多方面都與眾不同,舉個例子來說,這些先生女士大部分都已經相當有錢,靠著自己經營的事業致富,他們之所以願意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並不是因為缺錢或是有任何合約上的限制,事實上Berkshire並沒有跟他們簽訂任何契約,他們之所以辛勤工作,完全是因為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而我之所以用”他們”這個字眼,是因為他們對這些事業完全負全責,不需要到奧瑪哈做演示文稿,也不需要編預算送交總部核准,對於任何開支也沒有繁複的規定,我們只是簡單地要他們就像是經營自己祖傳百年的事業一樣來對待即可。
查理跟我與這些經理人保持互動的模式,與我們和Berkshire所有股東保持的互動模式一致,那就是試著盡量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大家設想,雖然我本人早就可以不必為了經濟因素而工作,不過我還是很喜歡現在在Berkshire所做的這些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讓我很有成就感、可以自由的去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同時讓我每天都有機會與欣賞及信賴的人一起共事,所以為什麼我們旗下的經理人-在各自產業卓然有成的大師,一定要有不同的想法呢?
在與Berkshire母公司的關係上,我們的經理人通常恪守甘乃迪總統曾說過的名言,”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問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以下就是去年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這是有關RCWilley-猶它州家具業的霸主,Berkshire是在1995年從Bill Child家族買下這家公司的,Bill跟他大部分的經營團隊都是摩門教徒,也因此他們的店星期天從來不開張,這樣的慣例實在是不適合用在做生意上,因為對大部分的顧客來說,星期假日正是他們出外血拼的大好時機,不過儘管如此,Bill還是堅守這項原則,而且將這家店從1954年他接手時的25萬美金營業額,一路成長到1999年的3.42億美元。
Bill認為RCWilley應該也能夠在猶它州以外的地區成功開拓市場,因此在1997年我們在Boise設立一家分店,不過我還是相當懷疑這種星期天不營業的政策能否在陌生的地區抵抗每週七天無休的對手強力的競爭,當然由於這是Bill負責經營的事業,所以儘管我對這點持保留的態度,但是我還是尊重他的商業判斷與宗教信仰。
Bill後來甚至提出一個非常特別的提案,那就是他願意先花九百萬美元,以私人的名義買下土地,等建築物蓋好,確定營運良好之後,再以成本價賣回給我們,而要是營運不如預期,那麼公司可以不必付出一毛錢,雖然這樣他必須獨力承擔龐大的損失,對此我告訴Bill很感謝他的提議,但若Berkshire想要獲取投資的報酬,那麼它也必須同時承擔可能的風險,Bill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表示如果因為個人的宗教信仰而使得公司經營不善,他希望能夠獨力承擔這個苦果。
這家店後來順利於去年八月開幕,立即造成當地的轟動,Bill隨即就將產權辦理過戶,另外包含一些地價已高漲的土地,並收下我們以成本價開出的支票,還有一點必須特別說明,對於兩年來陸續投入的資金,Bill婉拒收取任何一毛錢的利息。
從來就沒有一家公開發行公司的經理人會這樣做,至少我個人沒有聽說過,所以各位不難想像能夠與這樣的經理人共事,讓我每天早上上班時都雀躍不已。
* * * * * * * * * * * *
附帶一提的是,在八月簡單的開幕儀式之後,一個月後我們在Boise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自然我也受邀參加開幕剪彩,(我必須強調看來你們的董事長還是有點用處的),在致詞時我告訴在場的來賓銷售狀況遠超過我們當初的預期,讓我們成為Idaho地區最大的家具店,遠遠將其它同業拋在腦後,而等到致詞快結束時,我突然想起來,當初決定在Boise開店的,正是我的主意。
產物意外險的經營
保險是我們最主要的本業,當然其它事業也相當重要,想要了解Berkshire,你就必須知道如何去評估一家保險公司,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有(1)這個行業所能產生的浮存金數量(2)以及它的成本(3)最重要的是這些因素長期的展望。
首先浮存金是一項我們持有但卻不屬於我們的資金,在保險公司的營運中,浮存金產生的原因在於保險公司在真正支付損失理賠之前,一般會先向保戶收取保費,在這期間保險公司會將資金運用在其它投資之上,當然這樣的好處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通常保險業者收取的保費並不足以因應最後支付出去的相關損失與費用,於是保險公司便會發生承保損失,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而當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長期而言低於從其它管道取得資金的成本時,它就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一旦保險事業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若遠高於貨幣市場利率時,它就像是一顆極酸的檸檬。
有一點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損失成本必須仰賴估算,所以保險業者對於承保結算的成績有相當大伸縮的空間,連帶使得投資人很難正確地衡量一家保險公司真正的浮存金成本,估計錯誤,通常是無心,但有時卻是故意,與真實的結果往往會有很大的差距,而這種結果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損益表上,有經驗的行家通常可以經由公司的準備提列情形發現重大的錯誤,但對於一般投資大眾來說,除了被迫接受財務報表的數字之外,別無他法,而我個人常常被這些經過各大會計師事務所背書的財務報告所嚇到,1999年有許多保險業者宣布對先前不當提列準備而導致投資人形成錯誤決策的騙術進行調整,不過在Berkshire,我們在提列準備時,都盡量採取最保守的做法,不過我還是要警告大家,保險業所發生的意外,通常都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下表中所顯示的數字是,Berkshire自取得國家產險公司經營權,進入保險事業33年以來所貢獻的浮存金,(其中傳統業務包含在其它主險項下),在這張計算浮存金的表中,(相對於收到的保費收入,我們持有的浮存金部位算是相當大的) 我們將所有的損失準備、損失費用調整準備、再保預先收取的資金與未賺取保費加總後,再扣除應付佣金、預付購併成本、預付稅負以及取得再保業務的相關遞延費用,得出浮存金的數額,弄清楚了嗎??
Yearend Float (in $ millions)
Year GEICO General Re Other Reinsurance Other Primary Total
1967 20 20
1977 40 131 171
1987 701 807 1,508
1997 2,917 4,014 455 7,386
1998 3,125 14,909 4,305 415 22,754
1999 3,444 15,166 6,285 403 25,298
浮存金持續成長雖然很重要,但是取得它的成本卻更關鍵,多年以來,我們的承保損失一直控制在相當低的限度,這代表我們浮存金的成本也非常的低,有時甚至還有承保的利益,這等於是由別人付費來保管他們的錢,就像是我們1998年結算下來就有承保利益,只不過很不幸的,我們1999年發生了14億美元的承保損失,這使得我們浮存金的成本一下暴增到5.8%,令人慶幸的是,其中有一筆4億美元的損失,將可以在未來十年內提供給我們一筆高額的浮存金,當然其它的損失就讓人覺得不太愉快,這樣的成績很明顯的讓人無法接受,除非再發生重大的天災人禍,我們預期2000年的浮存金成本將會下降,不過任何的下降都必鬚麵臨GEICO強力行銷計畫的阻攔,關於這點在後面我還會再詳細敘述。
能夠取得這筆免成本的浮存金要歸功於許多人,這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Ajit Jain,他對於Berkshire貢獻的價值實在是難以估算,在他的任期間,從無到有一手建立起Berkshire的再保險事業,如今不但持有63億美元的浮存金,同時每年還維持穩定的承保獲利。
在Ajit的身上,我們看到一位核保人員如何運用智能將風險合理的訂價,能夠理性回絕無法衡量的風險,同時又能勇敢地接受高額但合理的保單,紀律地拒絕任何不合理訂價的微小風險,我們很難在一般人身上找到這類的特點,而要三者合一更是絕無僅有。
而自從Ajit全心全力投入巨災的再保業務之後,這是損失發生及不穩定,但一發生即非常慘重的險種,可以肯定的是,Ajit絕對將面臨比其它險種變動更大的狀況,所幸到目前為止,Berkshire在這類業務的運氣還算不錯,但即便如此,Ajit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其它規模較小但同等重要的”其它保險”營運一樣為Berkshire增添了許多實質價值,總結過去五年來,這群保險公司為我們貢獻了1.92億美元的承保利益,外加下表所顯示的浮存金,在保險世界裡,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都要感謝Rod、Brad、John、Don等人。
就像是先前我曾提過的,通用再保1999年的承保績效相當的慘烈,(雖然投資利益足以讓這家公司免於赤字),我們的保費訂價實在是過低,不管是國內或海外業務皆是如此,雖然目前情況已有改進但卻尚未完全矯正過來,不過就長期而言,我認為這家公司應該還是能夠穩定地貢獻低成本的浮存金,目前在通用再保以及其位於科隆的子公司,經理人的績效獎金多寡完全取決於浮存金成長速度以及其取得成本,這同時也是股東們最重視,也是決定公司價值的幾項主要數據。
雖然再保業者都有一套相當明確、合理的獎勵計畫,但實在是很能保證每年都能夠有亮麗的成績,再保業是變動相當大的產業,不管是通用再保或甚至是Ajit都很難免除業者殺價競爭的不當行為,不過通用再保擁有行銷通路、承保技巧、企業文化等優勢,加上在Berkshire強大的財務支持之下,極有潛力成為全世界獲利最佳的再保公司,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絕對需要時間、精力以及紀律,相信Ron Ferguson及其經營團隊絕對能夠完成這個目標。
蓋可保險(1-800-847-7536 or GEICO.com)
蓋可1999年的成長十分驚人,原因很簡單:一個絕佳的經營想法由最優秀的經理人-Tony Nicely加以落實,當Berkshire在1996年初買下蓋可時,我們立刻把鑰匙交到Tony的手上,請他把這家公司當作是自己擁有的一樣的心態去經營,接下來就看他的表演,大家可以看一看他的成績單。
New Auto Auto Policies
Years Policies(1)(2) In-Force(1)
1993 346,882 2,011,055
1994 384,217 2,147,549
1995 443,539 2,310,037
1996 592,300 2,543,699
1997 868,430 2,949,439
1998 1,249,875 3,562,644
1999 1,648,095 4,328,900
(1) “Voluntary” only; excludes assigned risks and the like.
(2) Revised to exclude policies moved from one GEICO company to another.
1995年,蓋可花了3,300萬美元在行銷活動之上,旗下擁有652位電話諮詢顧問,去年公司預算提高為2.42億美元,諮詢顧問的人數增加為2,631位,這還只是剛起步而已,展望2000年還會大幅的成長,行銷預算預計會突破10億美元,只要我們確認每一塊錢都花在刀口之上,同時自信有能力順利處理蜂擁而至的生意。
就目前而言,有兩項因素會影響到保單取得成本,不利的是現在每增加一通詢問電話的單位成本比過去大大提高,媒體曝光率雖然增加,但詢問的響應卻相對減少,也就是說在我們與競爭對手同時卯足全力加強宣傳時,每家業者每段廣告所貢獻的詢問電話也同步遞減,所幸這種負面效果因為我們成交率(每通詢問電話真正成交的比率)穩定地增加而減少,總的來說,我們新保單的取得成本雖然增加,但還是遠低於同業的水準,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續約保單的營運成本更是全美保險業者當中最低的,這兩項極重要的競爭優勢應該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別人或許可以抄襲我們的營運模式,但他們絕對沒有辦法複製我們的經濟規模。
上表顯示GEICO的保單續約率正在下降當中,這其中有兩個原因造成此種假象,第一,過去幾年來,我們的產品組合重心已從原先續約率本來就比較高的指定保戶,轉成續約率普遍比較低的標準與非標准保戶,(雖然名稱不同,但三者的獲利水準差異不大),第二,新保戶的續約率通常都比長期保戶的續約率來得低許多,而因為近年來我們的業務成長快速,所以新保戶的比重相對提高,在扣除這兩項因素之後,我們的續約率其實變化不大。
去年我就曾向各位表示1999年GEICO以及整個保險業界的承保利潤率將會下滑,事後證明確是如此,過去幾年來由於意外發生的頻率與嚴重性出乎意料的低,所以整個業界得以享有不錯的利潤率,而業者也因此陸續反應調降費率,只是好景不常,最近損失又有逐步上揚的趨勢,所以要是2000年的承保利潤率再下滑3個百分點的話,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
除此之外保險業還有兩項因素可能使得意外發生的頻率與程度加劇而受到傷害,第一是費率的反應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一方面是法律規範的限制,一方面是新費率要等到舊合約到期後才能開始實施,第二,許多保險同業由於幾年來損失成本普遍高估,所以損失準備回衝的結果,使得財務報表上盈餘看起來還不錯,不過這些額外多出來的準備已損耗的差不多了,後續能夠支撐盈餘數字的準備數量將極其有限。
為了慰勞同仁們的辛勞,從Tony以降,GEICO都利用兩項,惟二的兩項數據當作評估績效與獎金分紅的標準,1)是保費收入增長的比率;2)是續約保戶(泛指投保超過一年的客戶)的承保獲利表現,1999這年兩項數字都十分優異,因此我們加發了相當於28.4%年薪的獎金(金額合計1.133億美元)給公司所有的同仁, Tony跟我一向很樂意簽發這類支票。
在Berkshire,我們希望獎勵規定不但明了易懂,且與我們希望同仁努力完成的目標方向一致,簽發新保單的成本相當的高(而且如同剛剛提到的,還有越來越貴的趨勢),也因此如果將這部份的成本列入計算獎金的公式當中,這正是我們在入主GEICO前公司經營階層的做法,此舉無異讓員工認為取得新保單是對他們的一種變相懲罰,雖然這明明對Berkshire來說是很有益處的一件事,所以我們站出來告訴員工,請大家放心公司會為新保單所付出的成本買單,甚且把保戶成長率也當作是獎勵公式的一部份,同仁得以因為這類新增加但不賺錢的保單而獲得獎勵,當然要是有人能夠降低續約保戶維持成本的,同樣也能獲得獎勵。
雖然我們大舉投入廣告活動,但我們新保單的主要來源還是來自於原來保戶的口耳相傳,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服務與價格感到滿意而向其它人推薦,去年私人理財雜誌Kiplinger曾經發表一篇文章,貼切的說明GEICO在消費者心中滿意的程度,該雜誌總計在訪問了20個州立保險部門後發現,GEICO的申訴比率最低,而且遠低於主要競爭同業的平均數。
由於我們已建立了不錯的口碑,所以很有可能我們每年只要花5,000萬美元的廣告費就可以維持既有的保單數量,但那僅僅是大膽的猜測,永遠沒有人知道其正確性,因為Tony仍然會持續地踩著強力廣告的油門,(而我也會插一腳),不過有一點我必須要強調的是,在2000年的3億到3.5億廣告預算以及更多投資在銷售顧問、通訊設備等花費當中,有絕大部份並非必要支出,但我們之所以仍然願意投入,主要就是希望在提升保費收入成長的同時,還能維持甚至加強美國人心目中GEICO對於承諾付諸實現的形象。
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我認為這是Berkshire能夠做的最好投資,經由大量廣告,GEICO可以直接與更多的美國家庭建立起直接的關係,年復一年每個家庭平均提供1,100美元的資金給我們運用,這使得我們在眾多銷售各式各樣產品的公司當中,成為全美最暢銷的直銷產品之一,而隨著我們與更多的美國家庭建立起長期的關係,現金更將源源不絕的流入(在這裡完全不靠網絡),去年隨著GEICO的客戶數量增加到766,256人,包含營業利潤以及浮存金增加就貢獻了5.9億美元的資金。
過去三年以來,我們在汽車保險的佔有率從原先的2.7%提高到4.1%,無疑地我們屬於全美許多家庭的,甚至可能是你們家的,打個電話給我們試看看,大約有四成的人在看過我們的費率之後,會發現可以為他們省下一大筆錢,(我只所以沒說100%的原因在於,每家保險業者對於風險的估計都不同,有些保險公司對於居住於某些特定地區的居民與從事某些特定職業的客戶有偏好,不過我仍然堅信我們提供給一般民眾的費率通常都低於其它全國性的業者,在隨年報附贈的GEICO資料中,大家將可以看到我們提供給來自全美40州股東最高8%的折扣費率,至於其它州的股東也接受開放申請取得不等的折扣。
* * * * * * * * * * * *
在這裡很遺憾地向各位報告, GEICO前董事長-Lorimer Davidson,於去年十一月去世,享年97歲,對於GEICO來說,大衛是帶領公司躍上檯面的企業巨人,而對我個人來說,他是我的偶像,亦師亦友,在過去年度的報告中,我不只一次的提到他對我個人的關照,很顯然的要是沒有他,我個人的一生可能要完全改觀,Tony 、Lou Simpson與我在去年八月還曾經去拜訪他,對於他當時的記憶力還佩服不已,尤其是有關GEICO的點點滴滴,一直以來,他就是GEICO公司的頭號支持者,我們將會永遠地懷念他。
航空服務業
我們旗下兩家航空服務公司-國際飛安(FSI)以及企業主管飛行服務(EJA)都是各自產業的領導者,EJA所推出的NetJets計畫,專門出售並為客戶管理其擁有的專機部份所有權,目前的佔有率超過其它兩家主要競爭業者的總和,FSI則專門訓練機師(也包含其它專門運輸人員),其規模是其它最大競爭業者的五倍。
這些公司另外還有一項特點就是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由原來的創辦人在經營,Al Ueltschi在1951年以10,000美元創立FSI,而Rich Santulli則是在1986年開創部份所有權事業,這兩位都是相當傑出的企業家,目前他們早已不需要為了錢而工作,不過現在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讓自己創立的公司繼續發揚光大。
雖然兩家公司所領導的產業相當類似,但卻有很不相同的競爭形態,FSI需要相當密集的資本,光是一台飛行仿真器就要耗資1,500萬,現在我們擁有222台,而且每一台仿真器,一次只能訓練一位飛行員,這意味著每一元營收所要投入的資本支出相當的高,也因此要維持一定的投資報酬,營業毛利一定要夠高,去年FSI與其持股50 %的國際飛安-波音的資本支出達2.15億美元。
相對的由於EJA的設備所有權屬於客戶,當然我們也必須投資一部份資金取得核心機隊的所有權以維持高檔的服務水準,舉例來說,在EJA每年最忙碌的感恩節後的那個星期天,簡直就把我們給忙壞了,由於169架飛機分別屬於1,412位所有權人,許多人都想要在當天下午三點到六點使用飛機,所以我們絕對有必要準備額外自有的飛機,好讓每個客人在任何時候到達任何他想要到的地方。
當然大部分的飛機還是屬於客戶所有,意思是說在這行只要有合理的稅前毛利,股東的投資報酬就相當可觀,現在我們客戶擁有的飛機價值超過20億美元,後續我們陸續又下了許多飛機訂單,金額總計42億美元,確實目前限制公司營運成長的主要因素就在於飛機數量,現在我們的訂單約佔全世界飛機製造交貨量的8%,我們希望能夠再提高這個比重,雖然EJA在1999年增加的供給量有限,但其固定的營收,也就是客戶每個月固定按飛行時數繳交的管理費仍然成長了46%。
專機所有權的產業還在剛起步的階段,EJA目前在歐洲尚在累積經濟規模當中,長期而言我們將計畫進軍全世界的市場,當然要這樣做,必須再投入相當大的資本,相當相當的大,不過只要值得,我們都願意,對於我們與客戶而言,規模經濟是最關鍵的因素,只有在全世界各地擁有最多飛機的公司才能提供給客戶最好的服務,”買下部份所有權,你就能擁有全部的機隊”,在EJA將不只是個夢。
EJA還享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它的兩家主要競爭對手都只是國際飛機製造業者的子公司,所以它們被迫只能提供母公司製造的飛機,雖然這些都是好飛機,但競爭對手卻因此大大受限於機艙形式以及能夠提供的機種用途,相較之下,EJA則能夠提供由全世界五大飛機製造公司所生產的全系列飛機,所以我們可以給客戶任何他想要的飛機形式,而不是被動接受其母公司的飛機。
去年在年報當中,我曾經形容我的家族自從1995年來買下四分之一的(也就是每年200小時)的霍克1000型飛機所有權的愉快經驗,不久之後,我又再接再厲簽約買下一架Cessna V Ultra型六分之一的所有權,現在每年我在EJA以及波仙珠寶的花費大概是我年薪的十倍,如此大家可以據此推算你可以負擔的底限在哪裡。
去年,Berkshire有兩位外部董事也與EJA簽約買下部份所有權,(可見我們付給他們的酬勞過高),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我們付出的價格與得到的服務和其它客戶並無二致,在EJA我們推行”最惠國待遇”政策,沒有人可以得到特別的對待。
現在趕快加入我們的行列吧!因為EJA已經通過最嚴格的考驗,連查理都已經簽約了,再也沒有比這個更能說明EJA提供的服務所代表的價值,記得打電話1-800-848- 6436索取申請部份所有權的表格。
1999年的購併活動
不管是GEICO或者是EJA,我們新客戶的來源主要還是來自於現有客戶的介紹,事實上,在專機部份所有權計畫中有65%的新客戶是來自於現有滿意公司服務的老客戶所推介。
我們的購併行動發生的形態一向很類似,在別的公司,高階主管通常親自與投資銀行家一起尋求可能的購併機會,所運用的拍賣程序相當制式化,在過程中銀行業者準備的帳冊讓我想到童年時代讀到的”超人”漫畫,只不過在華爾街版,換成一家本來平淡無奇的公司進到了銀行業者特地準備的電話亭後,搖身一變成了一躍升天,盈餘成長飛快的超人,而抵擋不住賣方帳冊所敘述的神力,購併案飢渴成癡的買方,就像是具有冷艷外表的露易絲,立刻融化在其膝下。
而在這其中最有趣的是,這些資料所顯示未來幾年的盈餘預測都相當明確,不過要是你問問編造這些報表的銀行業者,他們自己銀行下個月的盈餘預估,他會馬上露出警戒的神色告訴你,產業與市場的狀況是如何變化多端,以致於他無法妄下定論。
以下有一則故事我忍不住想補充,故事發生在1985年,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資銀行受委託負責出售史考特-飛茲公司,然而在經過多方的推銷後卻仍無功而返,在得知這樣的情況後,我立即寫信給史考特-飛茲當時的總裁-Ralph Schey表達買下該公司的意願,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與Ralph見過面,不過在一個禮拜之內我們便達成協議,可惜令人遺憾的是,在該公司與投資銀行所簽訂的意向書中明訂,一旦公司順利找到買主便須支付250萬美元給銀行,即便最後的買主與該銀行無關也要照付,事後我猜想,或許是該銀行認為既然拿了錢,多少都應該辦點事,所以他們好心地將先前準備的財務資料提供一份給我們,收到這樣的禮物時,查理冷冷地響應說:「我寧願再多付250萬美元也不要看這些垃圾。」
在Berkshire,我們精心設計的購併策略很簡單-就是靜靜地等待電話鈴響,可喜的是,有時還真管用,通常是先前加入我們集團的經理人,甲好道休報,建議其周遭的好朋友可以如法炮製。
在這裡我不免要提到我們的家具事業,兩年前我回想到當初在1983年我是如何買下內布拉斯加家具店,以及如何透過B太太家族與RC威利家具(1995年)及星辰家具(1997年)結緣的經過,就我個人而言,這些經驗實在是棒極了,Berkshire不但得到了三家傑出的零售事業,同時也讓我得以認識全天下最好的朋友。
因此自然而然地,我就不斷地詢問B太太家族、Bill及Melvyn身旁有沒有像你們一樣好的人,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都是住在新英格蘭州的Tatelman兄弟,以及他們優秀的事業-喬丹家具。
終於在去年我見到了Tatelman兄弟-Barry以及Eliot,很快地我們就簽下由Berkshire買下喬丹家具的契約,如同先前的三次購併案,這也是一家家族企業,時間要追溯至1927年,當時由兩兄弟的祖父在波士頓市郊創立,之後在兩兄弟戮力經營下,不但成為當地家具業的龍頭,更進一步躍升為新罕布什爾州以及麻州最大的家具零售店。
Tatelman兄弟不光只是販賣家具或者是管理店面,他們還提供上門的顧客一種全新的消費經驗,他們稱之為”血拼秀”,合家光顧的客人不但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商品,同時還可享受一段愉快的時光,這樣的經營成果無疑讓人印象深刻,喬丹家具擁有全美每平方英吋最高的營業額,如果你家住在波士頓地區,衷心建議你可上門看一看,尤其是位於Natick新開幕的那一家,記得要帶錢!
Barry與Eliot堪稱為謙謙君子,就像是Berkshire旗下其它三家家具店一樣,當他們順利把公司賣給Berkshire之後,他們決定至少為店裡的每位員工加發每小時50美分,乘以他們在該店任職時間的薪水,總計最後的金額是900萬美元,全部由兩兄弟個人而不是Berkshire的口袋支應,記得當時兩兄弟在簽支票時手還會發抖。
我們旗下每一家家具店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業者,目前我們在麻州、新罕布什爾州、德州、內布拉斯加州、猶它州以及愛達荷州等地的市場佔有率都是第一,去年星辰家具的Melvyn連同他姊姊Shirly又再下兩城,成功在聖安東尼奧以及奧斯丁大展身手。
世上沒有一家家具業的經營能夠像Berkshire一樣,這是我個人的樂趣,也是各位獲利的關鍵所在,WC Fields曾經說過:「是女人讓我沉於酒國,可惜我從來沒有機會得以好好地謝謝她」,我不想犯下相同的錯誤,在此我要感謝Louie、Ron、Irv等人,是他們讓我得以與家具業結緣,而且毫無猶疑地引導我組成現今的夢幻組合。
* * * * * * * * * * * *
接下去要報告的是第二個購併案,這件案子系透過我多年的好朋友,Level 3 通訊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Berkshire董事-Walter Scott牽線而成,Walter個人也擁有相當多的人脈,其中他在一家能源事業-中美能源公司擁有相當多的股份,同時也擔任該公司的董事,去年九月我們共同出席一場在加州舉行的研討會,Walter不經意地問我是否有興趣投資中美能源公司,在當時我就直覺地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回到奧瑪哈之後,我看了一下中美能源的相關資料,並與Walter及中美能源才能兼具的總裁David Sokol短暫地見了兩次面,當場我就表示,只要價位合適,我想成交的可能性很高。
購併電力能源事業由於牽涉到包含1935年訂定的公用事業控股公司法在內的各種行政法規而顯得有些複雜,因此我們必須設計一個交易,以避免Berkshire取得多數的控制權,最後決定由我們出資購買11%固定收益的證券,加上部份普通股與可轉換特別股的特殊組合,把Berkshire對中美能源的表決權壓在10%以下,同時又能持有該公司76%的權益,總計全部加起來的投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
而Walter也以具體的行動來支持這項合併案,他與他的家人同樣投入了大筆的資金買進更多的中美能源股份,累計投資的金額超過2.8億美元,這使得他成為擁有該公司控制權的大股東,我想再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這個職位的人了。
雖然在能源事業有許多法規的限制,但我們極有可能在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資金,如果真的實行,這個數字鐵定十分可觀。
購併案的會計處理
再一次,我要對會計原則發表一些看法,這次是有關購併案的會計應用,到目前為止,這也是一項爭議性相當高的議題,在所有事件塵埃落定以前,甚至連國會議員都有可能會介入乾涉(這聽起來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當一家公司被購併,通常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容許兩種截然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一種是購買法;另一種是權益合併法,要運用權益合併法,交易的標的必須是股票,至於購買法則使用現金或股票皆可,但不論如何,管理階層通常很排斥使用購買法,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公司的會計帳上會因此多出一項叫做“商譽”的會計科目,而此商譽日後還要分年攤銷,意思是說在合併完成後,公司每年都要提列一筆為數龐大的商譽攤銷費用列為損益數字的減項,而且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相對地,權益合併法就沒有這樣的麻煩,可想而知這種方法廣受一般高階經理人的歡迎。
如今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有意取消權益合併法之運用,此舉讓許多高階經理人為之跳腳而群起反對,可以預見雙方將會有一場激烈的紛爭,為此我們必須站出來發表個人的意見,首先我們同意許多經理人認為商譽攤銷根本就不切實際的說法,大家可以在1983年年報的附錄(已公佈於本公司網站)以及股東手冊55-62頁,找到我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對於強制規定攤銷的會計原則,通常導致與現實嚴重不符,從而引發相當麻煩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會計原則雖然無法準確地反應出實際狀況,但最起碼差異不大,舉個例子來說,折舊費用的提列雖然無法完全地反映出實體資產價值減損的真實情況,但這種做法至少與現實發展的方向相一致,實體資產本來就必然會逐漸減損,同樣的存貨提列跌價損失、應收帳款提列呆帳費用以及保固責任提列準備都是反映潛在成本的合理做法,雖然這些費用成本難以準確的計算出來,但確實也有加以估計的必要。
但相對的,經濟商譽在許多情況下,並不會減損或消失,事實上在大部分的案例中,商譽不但不減反而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增加,在某些特質上,經濟商譽反而類似土地,兩者的價值都會上下波動,但何時會增加,何時又會減少卻不一定,以喜斯糖果的例子來說,在過去的78年來,其品牌價值以不規則但快速的速度成長,而只要我們經營得當,其品牌價值增長的態勢很有可能再繼續維持78年。
為了避免商譽不當的攤銷,偉大的經理人們寧願選擇擁抱不當的權益合併法,這項會計創意源自於兩條河川在匯流後就不必分彼此的概念,在這種觀念下,一家被另一家更大公司購併的公司並不算是被”買下”的(雖然他們通常會得到相當的合併溢價),從而推論合併的過程並沒有商譽會產生,自然而然也就沒有隨後令人感到麻煩的商譽攤銷發生,反而應該要把這兩家公司當作一開始就是一體的來看待。
有點咬文嚼字,事實上這與合併背後所代表的事實真相卻大不相同,毫無疑問的,既然有交易,就一定有購併方與被購併方,不管你如何修飾交易的條件細節,一定有一方是被另一方買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問問交易雙方的員工,誰是征服者,而誰又是被征服者,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絕對不會搞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FASB的堅持絕對是正確的,在大部分的購併案中,絕對有買賣的性質存在,當然確實也有對等的合併個案發生,但出現的機率實在是少之又少。
查理跟我始終相信應該有一個與現實相接軌的方法可以同時滿足FASB想要正確的反應買賣交易實質的看法,以及經理人反對商譽不當攤銷的呼聲,我認為首先購併公司應該要以公平市價認列其投資成本,不管是支付現金或是股票,當然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公司帳上會出現大筆的經濟商譽,但我們應該讓這項資產繼續保留在會計帳上,而不是分年攤銷,嗣後若公司的經濟商譽真得有減損的情況,這不是沒有可能,那麼就按一般判斷資產價值是否減損的方式去評估。
如果我們提出的方案獲得採用,預計將會追溯適用,以使得全美的購併會計處理原則都一致,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亂象紛呈,可以預見的是,一旦這項方案開始施行,經理人一定會更審慎地處理購併案,小心評估到底應該使用現金或是攸關股東長遠利益的股票,而不光只是看合併後的會計帳面損益而已。
* * * * * * * * * * * *
在買下喬登家具的過程中,我們採用能夠讓Berkshire股東未來的現金流量極大,而帳列盈餘最小的方式,為此Berkshire決定使用現金買下資產,此舉讓我們可以在分十五年攤提商譽費用時得到租稅的抵減,而減稅的效益,等於是讓公司未來幾年的現金流量明顯的增加,相較之下,使用股票進行購併就沒有這項好處,一次打銷的商譽損失是無法用來抵稅的,兩者之間的經濟實質差異再明顯也不過了。
從購併者的經濟角度來看,最不划算的交易方式就是以股換股的做法,不但租稅上沒有任何好處,買方還要付出高額的購併溢價,而若買方之後再把這家公司賣掉,即使實際上公司承擔龐大的經濟損失,賣主還是要負擔高額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往往高達35%以上)。
不過在Berkshire我們也曾用過非租稅最佳化的方式,主要的原因在於賣方基於某種原因的堅持,當然基本上我們也認為這樣的規劃還算合理,但是我們絕對不會因為要讓帳面數字好看而犧牲任何的租稅利益。
帳列盈餘的來源
下表顯示Berkshire帳列盈餘的主要來源,在這張表中商譽的攤銷數與購買法會計調整數會從個別被投資公司分離出來,單獨加總列示,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讓旗下各事業的盈餘狀況,不因我們的投資而有所影響,過去我一再地強調我們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較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要求以個別企業基礎做調整,不管是對投資者或是管理者來說,更有幫助,當然最後損益加總的數字仍然會與經會計師查核的數字一致。
(in millions)
Berkshire's Share of
Net Earnings
(after taxes and
Pre-Tax Earnings minority interests)
1999 1998 1999 1998
Operating Earnings:
Insurance Group:
Underwriting — Reinsurance …………. $(1,440) $(21) $(927) $(14)
Underwriting — GEICO …………………. 24 269 16 175
Underwriting — Other Primary ……………. 22 17 14 10
Net Investment Income ……………….. 2,482 974 1,764 731
Buffalo News ………………………… 55 53 34 32
Finance and Financial Products Businesses….. 125 205 86 133
Flight Services ………………………. 225 181 (1) 132 110 (1)
Home Furnishings ………………………. 79 (2) 72 46 (2) 41
International Dairy Queen ………………… 56 58 35 35
Jewelry ……………………………… 51 39 31 23
Scott Fetzer (excluding finance operation)…. 147 137 92 85
See's Candies ………………………… 74 62 46 40
Shoe Group …………………………….. 17 33 11 23
Purchase-Accounting Adjustments ………….. (739) (123) (648) (118)
Interest Expense (3) ……………………. (109) (100) (70) (63)
Shareholder-Designated Contributions ……. (17) (17) (11) (11)
Other ……………………………. 33 60 (4) 20 45 (4)
Operating Earnings ……………….. 1,085 1,899 671 1,277
Capital Gains from Investments …….. 1,365 2,415 886 1,553
Total Earnings – All Entities …….. $2,450 $4,314 $1,557 $2,830
======= ====== ====== ======
(1) Includes Executive Jet from August 7, 1998.(3) Excludes interest expense of Finance Businesses.
(2) Includes Jordan's Furniture from November 13, 1999.(4) Includes General Re operations for ten days in 1998.
回顧1999年,我們旗下的製造、零售與服務業的表現幾乎接近完美,Dexter鞋業除外,不過該公司的問題不在於經營管理,就工作上的經驗、活力與認真而言,Dexter與其它子公司優秀的經理人毫無二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製造據點位於美國本土,缺乏競爭優勢,總計1999年,在美國13億雙的鞋子消耗量中,93%來自於進口,廉價的勞工成本是主要的關鍵因素。
若再加上HHBrown,我們是美國本土最大的鞋類生產業者,我們仍將盡力維持這樣的局面,我們的美國工廠擁有最忠誠,且最有經驗的工人,我們希望能夠保留每一個職位,但儘管如此,為了保持彈性,我們不得不開始從海外尋找潛在的代工來源,也因此在下表年度帳上提列部門調整的損失。
幾年前,在全美擁有200家分店的賀茲柏格鑽石,為了恢復原有高毛利而在營運上做了許多調整,在Jeff Comment的領導下,目標順利達成,利潤率快速的回升,同樣的在鞋業,我們擁有Harold、Peter、Frank以及Jim擔綱,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也能有相同的成果。
此外在這裡要特別提到喜斯糖果,因為它去年的營業利潤高達24%,自從我們在1972年以2,500萬美元買下該公司以來,它已為我們貢獻了8.57億美元的稅前淨利,而儘管公司營運維持高成長,本身卻不需要額外的資金加以支應,有鑑於Chuck Huggins過去優異的表現,我們在買下該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把公司交給他負責,而他對產品品質與親切服務的堅持,讓顧客、員工與股東都受益良多。
Chuck的表現一天比一天好,記得他接手喜斯時的年紀是46歲,公司的稅前獲利(單位百萬美元)大概是他年紀的10%,如今他高齡74歲,但這個比率卻提高到100%,在發現這個有趣的數字之後,我們把它稱之為Huggins定律,現在查理跟我只要想到Chuck的生日快到時,就暗自竊喜不已。
* * * * * * * * * * * *
有關其它關係企業的信息大家可以在39-54頁找到,包含依照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的部門別信息,此外在63-69頁,你還可以找到經過重編,依照Berkshire四大部門編排的信息(非按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這是查理跟我認為最能夠完整呈現Berkshire現況的模式。
完整透視盈餘
我們認為帳列盈餘很難表現Berkshire實際的營運狀況,部份原因在於列示在本公司帳上的股利收入,事實上僅佔被投資公司收益的一小部份,其實我們並不要求盈餘一定要分配,事實上對我們而言,我們更重視未分配的那一部份,因為他們極可能為我們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被投資公司往往比母公司更有機會把資金投入到高投資報酬的用途之上,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強迫他們把盈餘分配回來呢?
為了要更真實的反應Berkshire實際的經營狀況,於是乎我們運用了完整透視盈餘的觀念,這個數字總共包含(1)前段所提到的帳列盈餘,加上(2)主要被投資公司的保留盈餘,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未反應在我們公司帳上的盈餘,扣除(3)若這些未反應的盈餘分配給我們時,估計可能要繳的所得稅。在這裡我們所謂的營業盈餘系已扣除資本利得、特別會計調整與企業其它非常態的項目。
各位可以從下表看出我們是如何計算出1999年透視盈餘的,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各位這些數字只不過是估計數,很多都是基於簡單的判斷,(被投資公司所分配的股利收入已經列在13頁的營業利益之內,大部分包含在保險事業的淨投資收益項下)。
Berkshire's Approximate Berkshire's Share of Undistributed
Berkshire's Major Investees Ownership at Yearend(1) Operating Earnings (in millions)(2)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 ……….. 11.3% $228
The Coca-Cola Company …………… 8.1% 144
Freddie Mac ………………………… 8.6% 127
The Gillette Company ……………….. 9.0% 53
M&T Bank ………………………… 6.5% 17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 18.3% 30
Wells Fargo & Company …………… 3.6% 108
Berkshire's share of undistributed earnings of major investees 707
Hypothetical tax on these undistributed investee earnings(3) (99)
Reported operating earnings of Berkshire 1,318
Total look-through earnings of Berkshire $ 1,926
=====
(1) Does not include shares allocable to minority interests
(2) Calculated on average ownership for the year
(3) The tax rate used is 14%, which is the rate Berkshire pays on the dividends it receives
下表是Berkshire 1999年市價超過七億五千萬美元以上的股票投資。
12/31/99
Shares Company Cost* Market
(dollars in millions)
50,536,900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 ……. $1,470 $ 8,402
200,000,000 The Coca-Cola Company …….. 1,299 11,650
59,559,300 Freddie Mac ……………. 294 2,803
96,000,000 The Gillette Company ………. 600 3,954
1,727,765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 11 960
59,136,680 Wells Fargo & Company …….. 349 2,391
Others …………………. 4,180 6,848
Total Common Stocks …………. $8,203 $37,008
===== ======
* Represents tax-basis cost which, in aggregate, is $691 million less than GAAP cost.
1999年我們只做了些許的變動,如同先前我曾提到的,去年有幾家我們擁有重大投資部位的被投資公司其經營狀況令人不甚滿意,儘管如此,我們仍然相信這些公司擁有相當的競爭優勢,可協助其繼續穩定經營下去,這種可以讓長期投資有不錯成果的特點,是查理跟我還有點自信可以分辨得出的地方,只是有時我們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證一定沒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來不買高科技股票的原因,即使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們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將會改變整個社會,問題是-就算是我們再想破頭,也沒有能力分辨出在眾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是哪一些公司擁有長遠的競爭優勢。
不過我必須強調,不懂高科技一點都不會讓我感到沮喪,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產業是查理跟我自認沒有什麼特殊的經驗,舉例來說,專利權評估、工廠製程與地區發展前景等,我們就一竅不通,所以我們從來不會想要在這些領域妄下評論。
如果說我們有什麼能力,那就是我們深知要在具競爭優勢的範圍內,把事情盡量做好,以及明了可能的極限在哪裡,而要預測在變化快速產業中經營的公司,其長期的經營前景如何,很明顯的已超過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外,如果有人宣稱有能力做類似的預測,且以公司的股價表現做為左證,則我們一點也不會羨慕,更不會想要去仿效,相反的,我們會回過頭來堅持我們所了解的東西,如果不幸偏離軌道,那也一定是不小心的,絕非慌張莽撞想要得到合理的解釋,還好可以確信的是Berkshire永遠有機會找到它能力範圍內可以做的事。
目前我們擁有的這些好公司的股票價格其實不甚吸引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它們的本質比起股價表現要好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並不急著增加持股,儘管如此,我們也沒有大幅降低持股部位,如果要在股價令人滿意但有問題的公司與股價有問題但令人滿意的公司作選擇,我們寧願選擇後者,當然真正會引起我們興趣的,是那種公司令人滿意,同時股價也令人滿意的標的。
我們對於目前大盤的股價表現與先前對於本身持股投資組合股價的看法一致,我們從來不會想要試圖去預估下個月或下一年度的股市走勢,過去不會,現在也不會,不過如同我在附錄的文章中指出的,股市投資人現在對於目前持股未來可能的投資報酬實在是顯得過於樂觀。
我們認為企業獲利的成長幅度,與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率成一定關係,而我們估計目前GDP的年增率大概只有3%左右,此外再加上2%預估通貨膨脹,當然查理跟我無法對於2%的準確性做任何保證,但這至少市場上一般的共識,預防通膨的國庫券(TIPS)的利率大約也是一般政府公債減2個百分點左右,當然如果你感覺通貨膨脹可能比這個數字還高,你大可以買進TIPS,同時放空政府公債。
而如果公司獲利果真與GDP預估5%的成長走勢相當,那麼大家在對美國企業進行評價時的預期,就不可能過於樂觀,若再加計配發的股利,那麼你可以得出的預計股票報酬率,可能遠低於大部分投資人過去幾年的投資績效以及未來幾年的投資預期,而如果投資人的期望可以變得更實際一點,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一定會,則股市將會進行一波相當大程度的修正,尤其是投機氣氛特別重的那些類股。
總有一天Berkshire會有機會將大量的資金再度投入股市,這點我們相當有信心,不過就像有首歌的歌詞是這樣:”不知在何處?不知在何時?”當然要是有人想要試著跟你解釋為何現今股市會如此的瘋狂,請記住另一首歌的歌詞:”笨蛋總是為不合理的事找理由,而聰明人則避而遠之”。
買回庫藏股
最近有一些股東建議Berkshire可以考慮從市場上買回公司的股份,通常這類的要求合情合理,但有時候他們背後依俟的邏輯卻有點奇怪。
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公司買回自家的股份才有意義,首先,公司在扣除短期周轉所需之外還擁有多餘的資金,(含現金與銀行額度在內),其次,其股價必須遠低於其實質價值,關於這點我還有一點補充:股東必須還有足夠信息來對公司進行評價,否則的話,公司內部人極有可能運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佔不知情股東的便宜,以偏低的價格買到公司的股份,就Berkshire而言,符合上述條件的情形並不多見,當然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公司通常都會誘使股東把股價拉高而非壓低。
我提到的公司資金需求大概有兩種情況:首先,公司要保留維持其根本的競爭優勢的基本開支(例如賀茲柏格鑽石店的重新裝潢),第二,其它每投入一塊錢能夠創造出高於一塊錢價值的那類支出(例如RCWilley家具店在愛達荷州新成立的據點)。
當一家公司的資金超過前述的資金需求,一家以成長導向的公司股東可以考慮買進新事業或是買回公司自家的股份,要是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的價值,買回股份通常最有利,在1970年代,投資大眾就曾大聲呼籲公司的經營階層採取類似的做法,不過當時卻很少有公司響應,真正落實的事後證明大大增進了股東的利益,而為多餘資金另外找出路的公司則慘不忍睹,確實在1970年代(以及以後斷斷續續好幾年),我們專門鎖定那些大量買回自家股份的公司,因為這種舉動通常暗示這是一家公司股價被低估,同時又擁有相當注重股東權益的經營階層。
不過這種情況已成昨日黃花,雖然現在買回自家股份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我們認為大部分的背後都隱含著一個令人鄙夷的動機,那就是為了要拉抬或支撐公司股價,這當然有利於在當時有意出售股份的股東,因為他們能夠以不錯的價格順利出場,不管他的背景或出售的動機是什麼,不過留下來的股東卻因為公司以高於實質價值的價格買回股份而蒙受其害,以1.1美元的價格買進1塊錢美鈔的生意很明顯的並不划算。
查理跟我承認我們對於估計股票的實質價值還有點自信,但這也只限於一個價值區間,而絕非一個準確的數字,不過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明顯地可以看出許多公司目前以高價買回股份的舉動,等於是讓賣出股份的股東佔盡留下來股東的便宜,當然站在公司的立場來看,大部分的主管對於自家公司有信心也是人之常情,但他們其實比我們更知道公司的一些內情,不管怎樣,這些買回的舉動總是讓我認為壓根就不是為了想要增進股東權益,而只不過是經營階層想要展現自信或者一窩蜂跟進的心態而已。
有時有的公司也會為了抵消先前發行低價認股選擇權而買回股份,這種買高賣低的策略跟一般投資人無知的做法並無二致,但這種做法絕不像後者一樣是無心的,然而這些經營階層好像相當熱衷於這種對於公司明顯不利的舉動。
當然發放認股選擇權與買回股份不見得就沒有道理,但這是兩碼子事絕不能混為一談,一家公司要決定買回自家的股份或發行新股,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果只是因為公司發行的認股權被行使或其它莫名其妙的原因,就要強迫公司以高於實質價值的代價買回股份,實在是沒有什麼道理,相反的,只要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其合理的價值,則不管公司先前是否發行過多的股份或選擇權,都應該積極買回流通在外的股份。
在過去,Berkshire確實有一段期間錯過了買回自家股份的機會,一方面是由於我本身對於Berkshire的評價本來就比較保守,也因為當時我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擺在如何將資金更有效地運用在其它方面之上,此外由於Berkshire本身的交易量本來就不大,實在是很難有機會買回足夠的量,也就是說想要透過買回Berkshire股份提高公司實質價值的可能性實在是很低,舉例來說,假設我們有機會以低於實質價值25%的價格買回2%流通在外的股份,也只不過是讓公司每股的實質價值增加0.5%而已,更何況還要再考量把這些資金運用到其它更能夠創造價值的其它用途之上所代表的機會成本。
在我們收到的這些信件中,有的僅僅是要求我們對外釋放買回股份的訊息,以藉此拉抬公司股價(或阻止股價進一步下滑),但其實一點也不關心公司的實質價值,我們認為若是這些人明天就打算出售股份,那麼這樣的想法還算合理,至少就他本身立場而言,然而要是他根本就沒打算處分持股,則他應該祈禱公司的股價進一步下滑,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進場買回足夠的股份,這是Berkshire唯一有可能藉由買回股份以增進股東權益的情況。
除非我們認為Berkshire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價值(經過保守的估算),否則我們不會考慮買回自家股份,我們也不會發表任何意見來影響股價的高低走勢,(不管是公開或私人的場合,我從來不會告訴任何人該買進或賣出Berkshire的股份),相反的我們會設身處地的提供信息給所有的股東,也包含可能加入的潛在股東,藉此評估公司的價值。
最近當A股的股價跌落到45,000美元以下時,我們一度曾考慮要開始買回股份,不過後來我們還是決定要等看看,至少等股東們有機會看到年度報告後再說,而如果我們真的要買進,我們將不會經由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下單,我們只會接受那些直接找上門的賣單,因此如果你有意賣回股份,請要求你的經紀人直接打電話402- 346-1400給Mark Millard,成交之後,經紀人可以第三市場或在NYSE申報,若是有B股願意以A股2%以上的折價賣回我們也很樂意接受,但A股低於10股或B股低於50股的交易恕不受理。
請大家特別注意一點,我們絕對不會為了要阻止Berkshire股價下滑而買回股份,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的資金運用對公司最有利,畢竟買回庫藏股對提高公司股份未來的報酬率的影響實在是有限。
股東指定捐贈計劃
大約有97.3%的有效股權參與1999年的股東指定捐贈計劃,捐出的款項總計約1,720萬美元,有關本計畫詳細的信息請參閱70-71頁。
累計過去19年以來,Berkshire總計已依照股東意願捐贈出高達1.47億美元的款項,除了之外,Berkshire還透過旗下的子公司進行捐贈,而這些慈善活動都是早在他們被我們購併以前就行之有年的(先前的老闆自行本身負責的個人捐贈計畫之外除外),總的來說,我們旗下的關係企業在1999年總計捐出1,380萬美元,其中包含250萬美元等值的物品。
想要參加這項計畫者,必須擁有A級普通股,同時確定您的股份是登記在自己而非股票經紀人或保管銀行的名下,同時必須在2000年8月31日之前完成登記,才有權利參與2000年的捐贈計畫,當你收到表格後,請立即填寫後寄回,以免被丟在一旁給忘記了,逾期恕不受理。
年度股東大會
今年資本家的伍斯達克週末將與往來的形態略有不同,由於前幾年年會固定的舉辦地點-阿肯薩本體育館即將關閉,所以今年我們將移師市立體育館(位於首都街,雙樹飯店後方),全奧瑪哈地區大概只剩這裡擁有足夠我們使用的空間。
由於市立體育館位於奧瑪哈的市中心,可想而知要是我們於週末期間在那裡舉行股東會,鐵定會造成停車與交通的夢魘,因此我們決定在4月29日星期六舉行股東會,大門會在星期一早上七點開放,同時電影短片照例會在八點半播放,正式會議則從九點半開始,扣除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市立體育館外備有各類點心攤),整個會議將一直進行到下午三點半。
後面附有股東會開會投票的相關資料,向各位解釋如何拿到入場所許的識別證,由於預期會有相當多的人與會,我們建議大家最好先預訂機位與住宿,美國運通(電話800-799-6634)將會很高興為您提供相關安排服務,如同以往,我們會安排巴士接送大家往返各大旅館與會場之間,並在會後接送大家到內布拉斯加家具店與波仙珠寶店或是到飯店與機場,當然你可能會覺得如何有一輛車就更方便了。
今年(2001年)由於市立體育館的預定時間已提早被訂走,所以我們被迫將時間改成4月28日,但明(2002年)後年(2003年)的股東會我們仍將按照慣例在五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舉行,不論如何,市立體育館應該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因為周圍擁有足夠的停車位,同時提供的與會者空間將較以往寬敞許多,而我已成功克服了本身的商業堅持,我將保證各位在市立體育館可以買到Berkshire一系列的產品,去年的記錄是大家總共搬走了3,059磅的糖果、16,155美元的世界百科全書與相關出版品、1,928雙Dexter鞋子、895組Quikut小刀以及1,725顆上面印有Berkshire Logo的高爾夫球和3,446件Berkshire的衣服與帽子,我相信今年的成績一定會更好。
去年我們開始試著推出EJA的專機所有權,今年的星期六與星期天,在奧瑪哈機場,我們仍將展示一系列的機隊供大家參觀,請到市立體育館向EJA的業務代表洽詢參觀的事宜。
乳品皇后也將再度在市立體育館現場擺設攤位,同時將所得全數捐給兒童希望聯盟,去年我們總共賣出4,586根Dilly、雪花棒以及香草/橘子口味的巧克力棒,此外GEICO公司會再度派出各地區最優秀的業務員,在會場設立攤位,隨時提供股東們汽車保單的報價,在大多數的情況下,GEICO都可以提供給你一個相當優惠的股東折扣,各位記得將自己現在的投保資料帶來,看看是否能幫自己省下一筆錢。
最後Ajit Jain跟他的同事也會在現場受理鉅額無佣金年金與責任保險的服務,其最高上限是你在別的地方所找不到的,記得找Ajit聊聊如何幫你自己及家人規避1,000萬美元以上的潛在風險。
NFM位於道奇街與太平洋街,新改裝的大賣場佔地75英畝,營業時間平日從早上10點到下午9點,星期六及星期日則從早上10點到下午6點,提供各式各樣的產品,舉凡家具、電子產品、小家電、地毯以及計算機,全部都以超低的價格供大家選購,NFM 1999年單店的營業額超過三億美元,以奧瑪哈區區67.5萬都會人口而言,實在稱得上是個商業奇蹟,在四月27日到五月1日股東會期間,股東只要持隨股東開會通知單附贈的優惠券到NFM購買各類商品,都可獲得員工價的優惠,自從這項優惠推出以來,銷售業績十分驚人,以去年股東會的五天期間,NFM的營業額高達798萬美元,較前兩年分別增加26%及51%。
波仙珠寶-全美單店營業額僅次於紐約曼哈頓蒂芬妮的珠寶店,在股東會期間將會有兩場專為股東舉辦的展覽會,第一場是在四月28日的雞尾酒會,時間從下午6點到晚上10點,第二場主秀則在四月30日舉行,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當天查理跟我也會出席,在現場接受大家憑發票索取簽名,在星期四到星期一的股東會期間,波仙都將提供股東特惠價,所以如果你希望避開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的擁擠人潮,你可以在其它的時間上門光顧,記得表明股東的身分,星期六我們會營業到晚上7點,波仙的營業毛利要比其它主要競爭對手要低20個百分點以上,所以請大家準備好席捲我們所有的商品吧!
照例橋牌界的傳奇性人物Bob Hamman將會在星期天下午出席在波仙珠寶店外面大廳舉辦的一場橋牌大賽,除此之外還會有其它橋牌高手與股東們同樂,去年由於參加人數比預期多,造成牌桌不夠,今年我們將改善這個問題。
Patrick Wolff-美國棋兩度冠軍,也會再度在會場蒙眼與所有挑戰者對奕,他向我透露,他從來沒有這樣與四位以上的對手下棋,不過他今年會試著挑戰同時對付五位甚至是六位對手,如果你也是個棋迷,記得到現場找Patrick挑戰,但在下棋前記得要確定他的眼睛是否真的蒙住了。
我個人最愛的牛排館-Gorat's為了Berkshire股東年會破例在4月30日星期天開門營業,從下午四點開始營業,一直到午夜,請記得星期天事先若沒有訂位的人請勿前往以免向隅,要預約請在四月3日以後打電話(402-551-3733),若訂不到當天的位子,也可以試試其它晚上,每個星期我都會到Gorat做一次品質檢查,而我可以向各位保證它的丁骨\牛排加上雙份的牛肉丸仍然是全美之最。
按照往例棒球賽將於星期六晚上在Rosenblatt體育館舉行,今年奧瑪哈金釘鞋隊將對上愛荷華小熊隊,記得早一點來,因為重頭戲在一開始就會出現,去年有參加的人都知道,本人一開球就把球砸在Rrnie Banks的身上。
這樣的結果證明這是運動界期待已久的大對決,在前面幾次不痛不癢的投球之後,(當然是因為我還沒有使出絕招,只是不知道我的絕招何時才會出現! ),我狠狠地將球砸要Ernie的背上,好讓他知道誰才是老大,Ernie立刻沖向投手丘,我也不甘示弱往本壘板前進,可惜的是在正面對決之前,兩人早已氣力放盡。
Ernie對於他去年的表現感到非常不滿意,所以整個冬天都在研究比賽時的錄像帶,大家可能知道,Ernie在小熊隊時代擁有生涯512支全壘打的驚人記錄,現在據可靠消息指出,他已經找到我投球的弱點,準備在4月29日當天揮出第513支全壘打,不過我也不是省油的燈,準備將我拿手的上飄球加以改良,記得到現場觀賞這場精彩的大對決。
不過我也已經得到Ernie的保證,不會回敬我飛奔而來的滾地球,因為我實在是沒有能力躲過,我的反應神經跟伍迪艾倫一樣差,據說他曾經被一輛用兩人手推的車子撞到。
股東會資料將告訴大家如何取得球賽入場的門票,以及有關本次會議期間大量的旅遊信息,股東會場見!
沃倫·巴菲特
董事會主席
2000年3月1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