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全體股東: 1981年的營業利益約為四千萬美元,較1980年的四千二百萬減少,期初股東權益報酬率(持有股權投資以原始成本計)亦從去年的17.8%滑落至15.2%。我們的新計劃是讓所有股東皆能指定各自所要捐贈的機關單位,(詳如後述) ,今年度盈餘減少90萬美元,往後將視我們公司所得稅負狀況決定金額。 無控制權之盈餘(Non-controlled Ownership Earnings) 去年我們曾詳細的討論無控制權盈餘的觀念,亦即那些我們無法控製或影響其盈餘分配的一些被投資公司(我們很樂意與新股東或潛在股東討論這項話題),而這部份的盈餘完全未顯現在波克夏的帳面之上,然而我們深信未分配且未記錄的盈餘仍將與那些我們控制的公司所賺的盈餘一樣轉化成波克夏的價值,雖然它們是以波克夏不規則的已實現或未實現利得的方式呈現,但就長期而言,市場價格終將會與企業價值同步發展。整體而言,我們在無控制權公司的經濟競爭力反而比具控制權公司的公司來得佳,可能的原因是在股票市場上我們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部份優秀企業的股權,而若要透過購併談判的方式買下整家公司,其平均價格可能遠高於市價。 我們的歷史顯示,我們對於擁有整家公司或僅持有部份股權,並無特殊偏好,而事實上我們持續投資大筆資金於其上(我們盡量避免小額投資,因為若一件事一點也不值得去作,那就算是把它作得再好也沒有用),而經營保險公司與禮券事業也必須保持流動性。我們購併的決策著重於把實質的經濟利益而非管理版圖或會計數字極大化,(長期而言,若管理當局過度注重會計數字而乎略經濟實質的話,通常最後兩者都顧不好) ,不管對帳面盈餘有何影響,我們寧願以X 價格買下一家好公司10% 股權,而非以2X 價格買下那家好公司100%股權,但大部份的公司經營階層偏好後者,而且對此行為總是找得到藉口。對於這種行為,我們歸納出三種動機(通常是心照不宣) (1) 領導階層很少有缺少動物天性的,且時時散發出過動與戰鬥的意念。相對地在波克夏,即使是購併成功在望,你們的管理當局心跳也不會加快一下。 (2) 大部份的公司或企業與其經營階層,多以「規模」而非「獲利」,作為衡量自己或別人的標準(問問那些名列Fortune 500 大企業的負責人,他們可能從來都不知道他們的公司若以獲利能力來排的話,會落在第幾位) (3) 大部份的經營階